公司资讯

家庭教育重要的“桥梁理论”年龄段解析

2024.07.10

4-6岁是桥基夯实基础期,也是孩子成长为关键的时期,其核心是给孩子订好规矩,培养好基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进入小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孩子越小潜在的能力就越巨大,有的父母因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错失正确培养孩子的习惯和能力的基础期,使孩子在小学阶段与同龄孩子之间产生优秀和平凡差异,其实都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得到开发的程度不同所致。学龄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规矩的建立不是在空洞的说教中来的,而是在平时的具体行为中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长期的坚持中来的。
 
7-12岁是桥墩立起布局期
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和学龄前相比,学习方式有很大改变,更有计划性,也规范
7-9岁这个阶段,一定要培养孩子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多让孩子表述自己的想法,多鼓励孩子尝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难度还不是很大,适合孩子“小试牛刀”,也可以让孩子在试错和纠错中建立信心,一旦孩子形成了良好的自主思考习惯,在日后的学习道路中就能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成就感,也有了更多挑战和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10-12岁这个阶段,孩子前期培养的习惯和能力可以帮助孩子自如应对学习知识的加深和学习任务的加重。随着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孩子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预习复习习惯、纠错习惯等会继续得到进一步培养,也会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孩子的习惯养成离不开父母的正确陪伴,这些好习惯,无一不是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一步步扎实养成的。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较多,需要父母全力以赴的陪伴帮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孩子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3-15岁是桥面连成整面期,也是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养成的好巩固期,还是孩子解决前面阶段呆账坏账的后时期。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始终要担任知识构建者的角色,而非知识的容器。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学习由表面到深入由零散到系统。如果孩子在学习中不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随着新的概念,新的知识不断进入,那孩子在学习上会不堪重负。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初中生不能承受初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而产生厌学、自卑、自闭、躺平等诸多问题的真正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小学阶段的习惯和能力没有很好地进行培养所导致的。在13-15岁阶段,孩子的许多习惯还没有完全得到固化,所以好习惯要继续坚持,坏习惯要加以纠正。当然坏习惯的纠正是建立在好习惯的养成上的,好习惯养成了,坏习惯也就被取代了,难度有些大,但和高中阶段比起来,难度会小很多。每个优秀孩子背后,都是父母一路的付出。父母的作用就是陪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承担老师的责任。
 
 
16-18岁是合成桥梁通车期,也是孩子拼学习能力、拼速度、拼效率、拼逆商的佳时期。还是验证前期桥基、桥墩、桥面合成阶段建设质量的分水岭。
 
初中阶段系统学习知识使孩子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加强,孩子的知识储备会因系统化学习而不断丰富。虽然高中阶段要学的知识量大难度加深,但如果孩子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就可以调动系统里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看待问题的角度,也能拓宽解题思路,还能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如果孩子学的知识在脑子里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知识的前后连接和体系,高中阶段的学习就成了孩子学习路上的拦路虎。
 
好习惯一旦养成,尤其坚持的习惯、专注的习惯、思维的习惯养成之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孩子都能以不变应万变,克服一个个的困难。孩子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一直持续到初中、高中、大学,甚至一生,影响深远。